吃瓜热门

冬天的休闲是过去时,冬天的喧嚣是现在时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目前,农业农村部正在开展为期60天的防秋洪涝、小麦强苗专项行动。上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制定保障种子、化肥等农业投入品供应和价格稳定的总体方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农业生产良好,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特别是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一季度至三季度,全国猪肉、牛肉、羊及家禽产量7312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8%,生猪销售量继续增加。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走势稳定。前三季度,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比上年下降3.6%。总体情况,正如国务院常务委员会指出的那样:“今年粮食有望丰收,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针对上述情况,要千方百计保证冬季农业生产充足。除了熟练唱好各个季节的传统农歌外,还要创作发展冬季农业的新歌。随着冬季的到来,全国多地,北方特别是东北地区露地耕作明显减少。传统观点认为冬季是农耕淡季,但现在“冬非农事淡季”冬季农业也大有可为。秋冬种植是粮油生产的重要季节,小麦、油菜、果树、茶园的冬季管理至关重要。工业化农业、畜牧业、渔业、食用菌产业持续蓬勃发展。冬季也是建设优质农田和灌溉设施的契机。冬季农业生产不仅关系到粮食安全,也关系到农民收入,不能放松。秋冬种植直接关系到为农民提供安全保障。粮油生产和重要农产品高效供应,秋冬季粮油种植面积占全年的四分之一,其中主要粮食冬小麦和油菜籽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超过全年油菜籽。明年丰收,就要从今年秋冬开始。今年秋冬制种形势复杂。虽然有强大的技术支持、完善的社会服务、使用安全种子等有利条件,但在保证农作物收入和应对复杂气候方面也存在挑战。 9月中旬至9月底,全国各地持续降雨,导致秋粮收获困难,秋、冬播工作难以推进。各地采取多种措施,克服困难,稳定种植面积,提高农作物品质。目前,全国冬小麦种子已播种90%以上。秋冬种植季节是使用种子、化肥和化学品的最佳时机。各地要做好农业投入品协调运输工作,加大打击假冒农业投入品力度,防范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假冒或掺假的种子、化肥和农药进入田间。现在正是调整和优化品种结构的好时机。要根据当地资源特点、产业结构和农民需求,前期拓展、向上拓展、向下拓展,开发商积极开发优质品种,加强后端加工和销售。北方地区也可以此为契机,加强河漫滩系统管理,推进灌区建设改造,促进节水农业增效,加快完善防洪工程等短板,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南方地区冬季光照、温度、水资源丰富,增产增收潜力巨大。需要鼓励农民开发适合农业生产的田地冬季将休耕,并指示扩大其销售面积。种植农作物以提高生育率。需要采取多种措施稳定“菜篮子”产品生产。距离过年还有一个多月,“菜篮子”产品已进入消费高峰期。冬季,北方和大中城市“菜篮子”产品供应困难。加强供需信息和市场价格监测预警,将产销与生产、储运挂钩,保障生鲜农产品供应。加强北方大中城市设施蔬菜生产,加强南北蔬菜运输基地建设,合理品种构成和陈列日历,保证均衡供应,提高供应能力冬季蔬菜。针对冬季多发雨雪冰冻灾害,加强指导和服务,确保农作物及时收获、及时上市。我们将确保市场上不出现短缺或缺货的情况。季节轮回,农耕季节永不停歇。立足资源禀赋,农业成为现代大产业,必须贯彻大食品产业理念,拓展农业多维功能,挖掘农业多维价值,推动做强稳定粮食安全功能,加快生态保护功能转变,推动休闲体验功能高水平拓展,把农产品加工做大做强,把乡村休闲旅游做精,发展新型农村电商。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乔金良)
(编辑:吴晓娟)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