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更新

新项目、新报价密集涌现,核心企业在“链条”上协同提升。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新项目、新报价密集涌现,核心企业在“链条”上协同提升。
2025年11月10日06:52 来源:经济参考报记者 王鲁妮润卓
围绕优质新生产力组织产业链,国内企业正在实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协同发展。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获悉,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行业骨干企业进一步拓展现代产业链共链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公布新的合作项目、新的供应对接清单和需求,并建立相关产业链的供应链联盟,推动行业从“单点竞争”走向“绿色竞争”。在11月8日举行的2025海上风电现代产业链共链行动大会暨大连新能源产业发展交流会上,三峡研究院、三峡能源、大连理工大学、东方电气等26家企业和科研机构签署了现代海上风电产业链共链行动合作协议。中国三峡集团公司已与北京威利达、江苏等18家产业链专业公司和初创企业达成合作协议截至2025年,我们已通过海上风电共链行动实现了86个供需合作项目,合同金额约93亿元,会议期间成立了海上风电现代产业链联盟,合作汇集了包括规划在内的整个产业链。设计、装备制造、工程建设、投资运营、运维服务,构建联合研发、标准联合生产、供需耦合的合作机制,推动行业从“单点竞争”走向“绿色共赢”。这种方法没什么特别的。在近日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工商论坛“共建开放、包容、有韧性的中国产业链”平行论坛上,工信部中小企业办副主任孟修慧介绍,资委已连续第三年实施“共链行动”,整合发展核心企业产业链。年。共有40个活动联系的主题是“共同连锁行动”。 “链龙头”企业发布了近万个供需匹配名单,带动了众多中小企业加入链。国务院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央企业要发挥好产业链支撑作用,密切关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加强战略前瞻,加快人工智能、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产业布局发展。同时,通过强化需求牵引、搭建开放平台、创新合作模式、创造价值交换机制,促进大企业、中小企业融合发展,构建公平竞争、互利合作的产业生态系统。有异论。记者发现,近期,不少核心企业发出了上下游产业链联合发展的新邀请,重点解决技术瓶颈、供应链风险等共同挑战,全面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中国建材集团等12家机构在11月7日召开的2025现代低碳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链共链行动暨第二届玻璃产业发展大会上联合发表报告。新型玻璃材料产业链供应链联盟诞生。活动还公布了46种玻璃新材料的现代产业链行动供需对接名单,多家企业签署了涵盖联合研发、资源共享、联合项目建设等内容的产业链共链合作协议和备忘录。“未来,我们将建立规范协调机制,努力构建良好生态系统。”未来,国家能源集团将积极推进煤基新材料和新一代煤电现代产业链共链,推动煤炭、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公司宣布将不断打造像中国电信一样独特的技术源泉,同时也表示将全面实施“云向数字化转型”的智能化战略,进一步完善开放合作。创新是带动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主引擎。 “中国企业要在事关国民经济命脉、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关键领域,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联合攻关,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卡领’技术,努力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寿以材料行业为例强调,要抓住这一国家战略机遇,以“十五五”规划定位三大材料领域为契机,使产业发展符合国家需求。聚焦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新材料、氢能源等六大创新方向,让产业布局和科技前沿共同回答同一个问题,积极构建产业生态共同体,连接全球创新要素,实现产业发展和世界资源有效对接。
(编辑:王菊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